close
節目名稱:俄國弦樂巨擘巴夏與NSO
時間:2006/06/02(五)19:30
節目內容分析:
1. 貝多芬:大復格曲,作品133(巴夏改編)
作品乾淨俐落
用複調不斷重複,並且轉換音階區塊:低中高──高中低
(低中高-
低中高-)….連續作出跌逃的感覺
首席小提琴有一位(但各弦樂區塊都有負責人)
一女負責高音(小提琴)
一男負責中音(中提琴)
一女負責低音(大提琴)
三者和弦
(另有一位大提琴手負責協調最低音和Bas配合)
趣味的休止
結束於穩固的休止
一切非常精確,純粹。不專心則無法領受小提琴池區在跌逃的旋律,而大提琴在追趕的味道。重複,很巧妙的重複,指揮不會很浪漫的任憑雙手揮揚,而是指尖撩動有致的上下移動,點到為止。在之後的表演藝術雜誌中有談到,俄羅斯的指揮大部分是極度追求呈現純粹的音樂,不矯柔造作,在這此演出中也如文一徹作風.
2. 鮑羅定:室內交響曲(改編自第二號弦樂四重奏)
中庸的快板詼諧曲:柔美彈跳,之後尾音拉長,有綿密的細緻感.
快板夜曲:快速,急速,有點東方音樂的感覺
行板終曲:低沉,音樂的調性沉緩,有疑問的感覺,清透柔美好似在等待某種回應.
行板;甚快板:凝致,大提琴的音色被提出,之後小提琴將音域拉高,中提琴之後加入,大提琴於最後加入,三部和絃來回交錯,之後用一致的綿長音調作結.很美,有戀愛的感覺,之後在節目單上才發現,這一部四重奏是鮑羅定當初為了獻給愛妻而做的曲子.
3. 柴可夫斯基:弦樂交響曲(改編自第一號弦樂四重奏)中板,單純的 華麗,步調一致,基調是向上飛揚的
如歌的行板
音符特質有溫暖的陽光,和羊脂玉的質地,一片祥和而開闊的味道.小提琴悠揚向上,中提琴利用撥弦逗引著趣味,使整體有雙聲合唱的感覺,大提琴和BAS在底層配合使音樂的厚度堆疊起來.
詼諧曲:不過分快的快板,熱情的,利用漸強而漸弱,再休止一致.
終曲:適度的快板
重複三次主旋律,切換主旋律,漸強表現張力,之後中提琴用撥弦使音符跳起來,大提琴由高音直轉下到低音,小提琴重複主旋律而上揚,復而一致向上而終了.
聽完音樂會的疑問:
1. 為何要由首席小提琴來調音?
2. 為何每一個固定的樂曲結束後,指揮要下台一次又上台一次?
3. 音樂會有所謂的最佳位子嗎?是在哪裡?坐在第一排一定是最佳位子嗎?
4. 怎樣的獻花才算是合乎禮儀?
心得:
看了一些音樂雜誌和節目手冊,知道俄國的指揮喜好和音樂的表現方式和美國以及歐洲的其他國家都有所不同,我並不想隨意擷取網路資料和節目手冊內容,所以就直接了當的寫出我的感受,我頭一次聽音樂會,聽到多部交錯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奇妙,好像整個人要脫竅了,左右耳會分裂開來,不同音部用不同而相似的旋律融洽成一首曲子,感覺很舒服,總算離開了過去聽音樂會就昏睡的習慣.這也算有點長進吧! 比較希望能夠有人能依起討論這次音樂會,音樂會一演奏完就結束了,實在有點可惜.
時間:2006/06/02(五)19:30
節目內容分析:
1. 貝多芬:大復格曲,作品133(巴夏改編)
作品乾淨俐落
用複調不斷重複,並且轉換音階區塊:低中高──高中低
(低中高-
低中高-)….連續作出跌逃的感覺
首席小提琴有一位(但各弦樂區塊都有負責人)
一女負責高音(小提琴)
一男負責中音(中提琴)
一女負責低音(大提琴)
三者和弦
(另有一位大提琴手負責協調最低音和Bas配合)
趣味的休止
結束於穩固的休止
一切非常精確,純粹。不專心則無法領受小提琴池區在跌逃的旋律,而大提琴在追趕的味道。重複,很巧妙的重複,指揮不會很浪漫的任憑雙手揮揚,而是指尖撩動有致的上下移動,點到為止。在之後的表演藝術雜誌中有談到,俄羅斯的指揮大部分是極度追求呈現純粹的音樂,不矯柔造作,在這此演出中也如文一徹作風.
2. 鮑羅定:室內交響曲(改編自第二號弦樂四重奏)
中庸的快板詼諧曲:柔美彈跳,之後尾音拉長,有綿密的細緻感.
快板夜曲:快速,急速,有點東方音樂的感覺
行板終曲:低沉,音樂的調性沉緩,有疑問的感覺,清透柔美好似在等待某種回應.
行板;甚快板:凝致,大提琴的音色被提出,之後小提琴將音域拉高,中提琴之後加入,大提琴於最後加入,三部和絃來回交錯,之後用一致的綿長音調作結.很美,有戀愛的感覺,之後在節目單上才發現,這一部四重奏是鮑羅定當初為了獻給愛妻而做的曲子.
3. 柴可夫斯基:弦樂交響曲(改編自第一號弦樂四重奏)中板,單純的 華麗,步調一致,基調是向上飛揚的
如歌的行板
音符特質有溫暖的陽光,和羊脂玉的質地,一片祥和而開闊的味道.小提琴悠揚向上,中提琴利用撥弦逗引著趣味,使整體有雙聲合唱的感覺,大提琴和BAS在底層配合使音樂的厚度堆疊起來.
詼諧曲:不過分快的快板,熱情的,利用漸強而漸弱,再休止一致.
終曲:適度的快板
重複三次主旋律,切換主旋律,漸強表現張力,之後中提琴用撥弦使音符跳起來,大提琴由高音直轉下到低音,小提琴重複主旋律而上揚,復而一致向上而終了.
聽完音樂會的疑問:
1. 為何要由首席小提琴來調音?
2. 為何每一個固定的樂曲結束後,指揮要下台一次又上台一次?
3. 音樂會有所謂的最佳位子嗎?是在哪裡?坐在第一排一定是最佳位子嗎?
4. 怎樣的獻花才算是合乎禮儀?
心得:
看了一些音樂雜誌和節目手冊,知道俄國的指揮喜好和音樂的表現方式和美國以及歐洲的其他國家都有所不同,我並不想隨意擷取網路資料和節目手冊內容,所以就直接了當的寫出我的感受,我頭一次聽音樂會,聽到多部交錯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奇妙,好像整個人要脫竅了,左右耳會分裂開來,不同音部用不同而相似的旋律融洽成一首曲子,感覺很舒服,總算離開了過去聽音樂會就昏睡的習慣.這也算有點長進吧! 比較希望能夠有人能依起討論這次音樂會,音樂會一演奏完就結束了,實在有點可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