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結構
心靈地圖
關於我們對人性的探險,『榮格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的作者Murray Stein的比喻一直很能打動我:「心靈是疆土,是他(指榮格)探索的未知領域;他的理論便是由他所創、用以傳達他對心靈理解的地圖。」現在,讓我們順著這一個「心靈地圖」的比喻出發,按著榮格生前所留下的地圖,開始我們在心靈疆土的探索之旅吧!
榮格的地圖當然能引領我們漫游心靈疆土不致迷失方向,然而,我們也可以把自己在旅程中的見聞與榮格的地圖相互比較,隨著自己的理解修正或擴充這張地圖(記住,任何理論不是絕對的真理,只是提供一種看待世界可能的方式。對研究人類的心靈尤其如此。我們最基本的依歸,還是要落在自己實際的經驗來,這種態度也是榮格在三強調的),也許有幸我們還能發現尚未被榮格所探測到的嶄新領域,創造屬於自己全新的地圖。

心的面貌
在開始我們跨出探險的第一步之前,我們先試著區辨榮格所謂的「心靈」(soul)與傳統心理學研究的「心智」(mind)意味為著什麼?榮格曾經以「尋找靈魂」來比喻現代人,他也說過:「心理學不是生物學,不是生理學,也不是任何別的科學,而恰恰是這種關於心(psyche)的知識。」當榮格這樣說時,他其實已經把心理學與「以大腦運作中樞為主、以實證科學研究為主、研究心智(mind)的神經心理學或認知心理學等的主流心理學」區隔開了。也因此,榮格心理學被歸類為「深層心理學」或「超心理學」的範疇內。
其實,在榮格的心理學中,他談到心(psyche),其實涵意已超越了心智(mind)。而心(psyche)這一個拉丁字本來就有心靈、靈魂(soul)與靈性(spirit)的涵意,因此,我比較建議,往後在提到這三個詞時(psyche、soul、spirit)可以等同來看。榮格可以說一開始就把心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待。心本來就存在,並不是逐步學習所獲得的一個結果,這和許多心理學理論主張人格是逐步形成的觀點大有不同。我們終其一生,所要做的無非是在這一個人格的基礎上,去保持它的統整與和諧,不讓其分裂,藉以達成心靈的進化。這種態度有一點像是佛經上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比喻,我們在心靈上所要做的只是「拭去這些塵埃」、「讓心還其本來面貌」的工作而已。

心的組成
如果說,心靈是一個疆土,那這一個疆土,是由那些高山、河流、或平原所組成的呢?這些組成要素如何相互影響?又如何與外在的世界互動?切記,當我們這樣發問時,我們其實已經開始關心「人格結構」的問題。
讓我們不妨把這一個疆土想像成三度空間的銀河系。(如圖一)
在心的銀河系中,首先我們會注意到:心有三個不同的場域,這三個不同的場域分別是:意識、個人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整個心的中心是「自性」(self),祂的位置有一點像銀河系的太陽。意識的中心是「自我」(ego),我們姑且以地球的位置來比喻好了。而介於「自性」(self)與「自我」(ego)之間則漂浮著許多星球,位於個人無意識這一個場域,比較靠近「自我」(ego)、體積比較小的星球是「情結」(complex),而位於集體無意識這一個場域,比較接近「自性」(self)、體積較大的星球,我們稱之為「原型」(archetype)。在眾多的原型中,以「阿尼瑪/阿尼瑪斯」(anima/animus)的原型最特別,因為它幾乎扮演著從「自我」到「自性」溝通的重要橋樑。另外有兩顆星球也很重要,它們位於個人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之間,介於「情結」(complex)與「原型」(archetype)之間,分別是:「人格面具」(persona)與「陰影」(shadow)。
以上我們只約略把人格組成的部份及其相關位置做了介紹,以下將針對各個部份及其作用做詳盡的說明。

意識與自我
我們先來關心「意識」,以及它的核心「自我」(ego)。
榮格曾對「意識」下過一個簡單的定義:「意識是我們所知道的事物,無意識則是所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一切。」這一句話看似簡單,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在談「意識」時,同時也不能忽略「無意識」;「意識」與「無意識」通常是被視為一組相對的概念來看的。
你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準備一台錄音機,試著閉上眼睛,靜下心來,把掠過心裏的念頭唸出來,給自己3分鐘,看看錄音機會幫我們記下多少念頭。」我在課堂進行這一項實驗時,有學生最多錄下了40幾個念頭,夠驚人吧?也許你會問:「這一個實驗說明了什麼呢?」其中之一是,我們常常以為,除了睡覺的時間之外,我們大都是「醒」著的,但卻不知道,其實短短的3分鐘,就足以在心中閃過這麼多念頭,而令人驚訝的是,這一些念頭我們平時幾乎不會注意到。而不管我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連串如過江之鯽的念頭可是不斷地在影響著我們,我們還渾然不知。這麼說來,這一個實驗不就正印證了榮格的一段話:「意識是一種斷斷續續的現象,我們人類生活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都是在無意識中度過的。」
由此我們看到意識與無意識的區別,就好像處於一個黑暗的房間,手裏拿著一盞蠟燭,這一個房間就是無意識,而意識就是我們手中的蠟燭所照耀的光芒,這光芒能讓我們看清楚房間裡頭到底有些什麼,但儘管如此,燭光所能照到的部分仍很有限。而在這一個比喻裡面,那一盞蠟燭所代表的就是「自我」(ego)了。
榮格對「自我」(ego)的定義如下:「它彷彿是構成意識場域的中心;就它構成經驗人格這個事實而言,自我是所有個人意識作為的主體。」想了解這段話,我們可以先從「經驗人格」這個詞著手,所謂的「經驗人格」指的是:「我們察覺到且直接經驗到的人格。」順著以上的比喻來看,「經驗人格」也就是「從出生至今,燭光照到的地方,逐漸形成一種我們對所處房間的了解。」這種了解有一點接近於EPPS自陳量表所測出來的「人格」。這裡要注意的是:一、自我是意識的中心(就好像蠟燭是燭光的中心),二、「自我是個人意識的主體」這意味著「蠟燭(或持蠟燭的人)有一種自主性,來決定燭光要照到房間的哪一個角落,哪一些角落又是它不想照到的。」而這一種「自主性」充分說明了「自我」是「個人所擁有的展現意志、欲求、反思和行動中心的經驗。」而意識的範圍便是由這一種自主性所決定的,「自我」反映及掌握多少心靈的內容(就像蠟燭在房間照到什麼東西),這一些心靈的內容就被歸屬到意識的範疇,否則只能算是處於無意識的範疇 (就像燭光所沒照到的黑暗區域)。就像榮格就曾形容過「無意識」為「我們內在事物的全部,它們一旦浮出意識,便和已知的心靈內容沒有任何不同。」也就是說,其實在我們心的銀河,有許多念頭(心靈內容)來來去去,唯一的差別只在「這一些念頭有沒有被意識的燭光所照到而已」。
由上述可知,意識是透過一種自由意志的努力察覺所達成的結果,稍一鬆懈,意識的燭光一消失,我們便沒入無意識的無涯之中。所以,想透過意識來了解內在世界,猶如以管窺天,也難怪榮格會把對人類心靈的了解的重點放在無意識,因為存在於無意識中有絕大部分的心靈內容。無論如何,這一種對意識與無意識的區辨,是所有深層心理學的基礎,只不過,榮格對無意識這片領域的探索,顯然走到了前人所未曾企及的地方(集體無意識),我們稍後再述。

心理功能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意識的功能,榮格把意識的功能分成內外兩個領域,「外部領域」處理的是「從環境攝入的事實、材料與意識的內容相聯繫」,它就像是一個定位系統,使我們的意識能知覺外在的世界,讓我們在外在世界中找到適當的位置。「內部領域」處理的則是無意識心理內容與意識的關係,有一點像一個過濾器,決定要讓無意識的哪些內容進到意識來、哪些內容不能進到意識來。
外在領域主要分成四個部分來運作,它們分別是:感覺、思維、情感、直覺。
1.我們先來談感覺功能。感覺功能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感官功能,是我們透過知覺器官的運作所認知到的外在世界,它通常僅僅告訴我們「某物存在」,但並不告訴我們「某物是什麼」以及「某物與其它物的關係」。
2.接下來我們來看思維,思維給出的是概念、是理解及判斷。這項功能主要告訴我們「一個東西是什麼」。
3.與思維相對的功能是情感,簡單來說,是我們對於外在事物的好惡,它主要告訴我們「一個東西的價值」。許多人談情感都為之色變,認為一個人要運作良好絕對要克制情感,不能為情感所左右。但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要對外在世界有一個完整的了解,任何一項功能皆不能偏廢。
4.最後我們來談直覺,它相對於感覺而存在,如果說感覺功能倚賴的是我們的知覺器官,那直覺則源自無意識。直覺主要告訴我們一件事物在「時間」上的範疇。每一件事物都有來處及去向,我們僅僅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概念、以及它的意義是不夠的,你還得要知道它在時間之流的位置。譬如我們也許會預感某一件事情的發生,而它真的發生了,這就是直覺功能的作用,它讓我們對某一件事物在時間上的某個點(如未來)有一些了解。直覺功能能使你看見實際上看不見的東西,也因此榮格常被大家認為具有神秘傾向,不過,能把直覺納入心理功能的一個面向,正是榮格心理學與眾不同之處。
由上可知,這四種處理外部領域的功能是由兩組相互對立的功能所形成的:它分別是:感覺─知覺、思維─情感(圖二)。會說它們對立意思是指「一種功能的原則排斥著另一種功能的原則」致使「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不可能同樣完美的運用這一組對立的功能」。譬如:拿思維與情感來說,我們自己也能觀察到,當我們在思考時,就不能感情用事,如果感情用事,那鐵定會影響到我們思考。基於此,要是一個人在思維上完美無缺,情感功能總是發展的較弱。再者,說到直覺與感覺功能的對立,讓我們觀察一個在運用感覺的人與一個在運用直覺的人有何不同,運用感覺的人通常會聚精會神地對所觀察的事物進行「掃描」,他幾乎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而一個運用直覺的人,他不會集中於細節,而是竭力對整個事物獲致一種整體的印象,以引導他的預感。這有一點像法官辦案,要是在細心觀察、蒐集證據之外(感覺),還一無所獲的話。還得倚靠靈感,作為破案的關鍵。這一種靈感便是由直覺功能運作而來。或者如科學家作實驗,久久不見突破,卻因為意外的一場夢,而找到了研究主題的答案(如化學元素苯的發現)。由上可知,倚賴感覺功能的科學實驗、細心觀察、蒐集證據是不夠的,要不是在無意識的深處有直覺在那裡醞釀,我們對世界的了解仍有缺陷。
心理功能通常在某種程度上受限於自我的意志,當這一些功能受限於自我意志時,它們能被壓抑、選擇、強化,也能被自我意志所引導。但這一些功能也會在無意識中以它自己的能量及方式自行運作,只是不被你察覺到而已。為了完整地認識世界,均衡地發展每一項功能是必須的,不過這很難做到。通常的情形是,一個人某一項功能特別發達,相對的,另一項功能就會很弱,而變成次級功能。這有一個潛在的危險是:我們很容易受制於次級功能。譬如一個思維型的人,情感就會顯得很低能,這一種低能有時候表現在不會表達情感,有時候表現在情感表達太過,或很容易被情感困擾。這說明了:「只有當一個功能充分被發揮,才能完全被意識所掌握,人也才有自由意志可言;要是一項功能發展不良,人失去了自由意志,反過來就輪到我們被這一項次級功能所掌控了。」像前例的那一個情感發展不良的人,他大部分的情形會顯得他不會處理情感,反倒像被情感所佔據了。這足以說明富於理智的思維型的人總是竭盡全力要控制情感,因為情感對他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他必須時時加以提防。

心理態度
由於內在領域的心理功能與無意識密切相關,因此,在我們要談內在領域的心理功能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談談兩種心理態度:外向型(extraversion)與內向型(intraver-
sion),這兩種心理態度決定意識(或者說心理能量)的方向。
外向型的人,意識指向外在世界,是從外在得到行為動機,比較容易受到外在客觀因素所引導。內向型的人,意識指向內在主觀世界,是從內在得到行為動機,比較容易受到內在主觀因素所引導。最具體的例子就是佛洛伊德與榮格,佛洛伊德是典型外向型的人,而榮格則是典型內向型的人,這也讓他們創造出截然不同的理論,甚至導致後來的衝突。
一般來說,內向型與外向型是一組對立的心理態度,如果其中一種態度佔優勢,便很容易在意識中便成一種習慣,相對的,另一種態度就會退居於無意識中,變成一種補償。但要是位居意識的心理態度變得僵化的話,次級的心理態度便會從無意識中反彈出來,讓自我難以招架,自我在剎那間完全被另一種心理態度所佔據,這一種情況常會讓旁觀者為之詫然,它的原理與對立的心理功能是很相近的。這一種情況便曾經發生在榮格母親身上,她在平常生活的表現是典型開朗持家的1號人格 (外向型),但是偶而深沉陰鬱的2號人格(內向型)便會浮現出來(譬如忽然叫榮格去唸浮士德)。
由以上的立論我們可以發現,榮格心理學強調對立所帶來的張力,以及透過自我的努力來達成對立的平衡與超越。這一種基本的人性觀是我們在看待榮格理論不能忽視的一個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tr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