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基度山恩仇記<>

「雷雨」,「日出」和「原野」是曹禺三部著作.
曾聽過劇團人說過一句老話:「當經費短缺之際,演<<雷雨>>就對了.」但是要演出「原野」則需要非常的決心和勇氣才行.

首先就是談到有關新編京劇,從民國五十多年後京劇最為蓬發,之後有民國七十到八十年方有人開始從事新編京劇,諸如:雅音小集,當代傳奇劇場…等.大陸在開放之後也有人開始從事京劇的改良,好使國粹廣為接受,像是在一些過年的特別節目中播放戲曲選集,集合音樂,戲曲,雜耍,和合唱團聯手演出.而在看過了中國京劇院,辜公亮基金會,國光劇團等團體所新編的舊劇,我發現京劇在改良的路途上是處於極為被動的狀態,說白一點:「貨物無法銷出,宜換湯換藥.」就像目前已經面臨資訊爆炸了,我們也只好無可奈何地表示:將計就計!

我想這是這次演出失敗的主因.若是只著眼改變國劇是不夠的,重點在於要透徹了解國劇的傳統精神在文化中的影響,還有其可延伸的領域才是,而非胡亂拼湊一些其他的音樂,對口相聲,甚至併入西方舞台劇的理念,亂七八糟地堆疊在一處,抽出一些要角做唱,讓觀眾歡呼幾聲就足以稱的上一部好戲!

最大的敗筆是導演完全忽略了西方舞台劇和中國寫意劇場的衝突點,他將大量的台詞口語話,以寫實劇的肢體表演呈現,聲音表現卻是用戲曲的唱唸,這樣雖然符合「創編新劇」的精神,但同時也把劇情的渲染力給殺死了.多位演員因為大動作極多,又必須同時唸白,使力道不足而音量偏小,像是白傻子,他的詞類似數來寶,他一入場就是先一陣踢腿,臥魚,空中打腿,落地,一邊動一邊入場唸開場詩,做自我介紹,結果我必須先看見字幕才知道他說的內容,而在說的同時,演員因為特殊的聲音表現指整體情緒拖拍,變的非常詭異而好笑.還有這一點使寫實表演和戲曲的串場部份有斷層,造成在劇情連接上產生空白,也就是說,演員一會兒寫實表演,演一演說說台詞,一會而就要跳上去高唱韻白,這之間的行動十分怪異,令人好生發笑.

過去我一貫認為京劇中的行當是多餘的,但經過觀看了這次新編大型京劇<原野>,赫然發現沒有翡翠,貼耳的髮鬢,水袖,棉襖甲,鬍鬚,翎子以及帽子等服裝造型,那些生旦的作表就會顯的無比空洞,而且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會滑稽無比.

附帶一提,觀戲當中,這次觀眾雖多,大聲捧場說好的可沒有幾位,我想這次的操琴和司鼓的人要負責才是,明顯的在監督上有了疏漏,使完美的唱腔無法無之欲出,大大壓過了要角的聲音,看見演員們在台上疲於奔命的又唱又跳,每一段各有其長處,連貫一看,一齣中國的基度山恩仇計()轉眼變成基度山笑傳()了.

最終我想說的是,很佩服李寶春編導此戲,但也替他惋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tr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